Back to Top

序言書室最新活動

新的香港,我們可以如何修訂?—《有心人》的初稿與現生

日期:2025年5月11日(日)
時間:早上10:30至12:00
地點:序言書室
嘉賓:張婉雯(香港作家)
主持人:楊彩杰(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人數有限,需預先報名,額滿即止,不接受Walkin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j317SHuobSUman9r8

報名後我們將有專人通知,屆時需再確認才算成功報名
此乃私人活動,不設walk in。活動期間書店將關門,只有已報名人士才可入內。
收費:自由定價,將於活動期間收取

 

新的香港,我們可以如修訂?—《有心人》的初稿與現生


換個形式,絕版重來!
《物種源始.貝貝重生(上):學習年代》電子書購買

作者:董啟章   編輯:彭珞殷  封面繪畫:彭珞殷
出版:董富記 Dungeoneer 
(以此連結購買,序言書室會獲分成)
定價:20 USD
書檔格式:EBUP 及 PDF(可以下載)
購買連結:https://liker.land/nft/class/likenft100junqaae3h4ak6dst6qur4e95v3sj7uzy3hguygqwgy7e0kn7jq3kcm49?utm_campaign=bookpress&utm_medium=affiliate&utm_source=likerland&from=%40hkreaders&price_index=0

Ocean Day

內容簡介:
《物種源始.貝貝重生(上):學習年代》是繼《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及《時間繁史.啞瓷之光》之後,「自然史三部曲」的第三部上冊。全書五十萬字,當初的構思是作為《物種源始.貝貝重生》的前傳,以「讀書會小說」的形式,為下篇的青年社會行動作預備。
《學習年代》講述一群大學生在西貢一間小書店舉行了一連串讀書會,討論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著,並且把閱讀經驗連結到社會實踐。全書以中文系畢業生雅芝的角度敘述,通過她主觀的筆觸描畫出青年學生的群象。雅芝和學生領袖阿志的戀情、和跨性別女歌者中的獨特情誼,以及和理科生阿角的友情,體現出情感與理性的多樣變化和衝突。
「學習年代」就是「成長年代」,但正如成長往往不是一帆風順地日趨成熟,學習也不一定帶來智慧的增長。在世界既有的成規和習慣下,「反學習」可能才是更佳的學習態度,而「反成長」也成為了小說這個文類自我反思的必須。
《學習年代》於2009年完成,2010年由台灣麥田出版社出版,下冊當時亦已同步開展,經過四年的反覆嘗試,最後於2014年底宣告放棄,「自然史三部曲」亦以未完成狀態告終。

特別禮物:
凡購買《物種源始.貝貝重生(上):學習年代》NFT電子書,即可獲贈「自然史三部曲」最終篇《物種源始.貝貝重生(下):消失的可能世界》(未完成稿)NFT電子書(非賣品)一冊,暫定於2025年7月之後發送。

作者簡介:
董啟章生於香港,長於香港,寫小說。與狐狸和刺蝟為伍。以虛構的方式,書寫過去、現在與未來。亦寫書話及隨筆。近作有長篇小說《後人間喜劇》、《香港字》,讀書隨筆集《狐狸讀書》、《刺蝟讀書》。
1992年開始發表小說,1994年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之後曾獲紅樓夢長篇小說獎決審團獎、香港書獎、香港藝術發展獎、香港書展年度作家、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梁實秋散文大師獎等。
2023年開始以NFT電子書形式出版《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心》、《自作集Autofiction》、《菩薩18》、《時間繁史.啞瓷之光》及《學習年代》,實踐去中心出版、知識自由傳播及資訊永久儲存。


換個形式,絕版重來!
《抗世詩話》電子書購買

作者:陳滅
出版:董富記 Dungeoneer 
(以此連結購買,序言書室會獲分成)
定價:14 USD
書檔格式:EBUP 及 PDF(可以下載)

購買連結:https://liker.land/zh-Hant/nft/class/likenft1hesnt4kv7hqjkg8m3tu7vxfxcfkxmwtz49z2s8dtz7389utg70vqp7ac9q?utm_campaign=bookpress&utm_medium=affiliate&utm_source=likerland&from=%40hkreaders&price_index=0

 

《抗世詩話》電子書

內容簡介1
「詩既入世亦出世,詩可抗世卻不可順世。」
——陳滅

《抗世詩話》的初版在2009年誕生,由kubrick出版。作品更早誕生於陳滅(陳智德)在《成報》的專欄「抗世詩話」,以及與梁文道合寫的「短歌行」欄目,繼續談詩之無用與有用。既是書癡亦是詩癡的陳滅,讓詩歌的靈韻、神髓長年流動於自身生命,同時也散發出去感染身邊的他者。以一冊「抗世之詩」席捲社會,從新詩、舊詩、譯詩到詩人、詩集、書店以至與詩有關或無關事物的發生——均賦予詩的名義,及其意義。全書分成五卷,易讀也耐讀,時代之光芒仍然照射著我們心所屬之地。世界如何變幻,也無法掠奪詩人心底那片僅屬於詩歌的淨土,及其本質意義。

詩的價值無可估量,詩的話題也談之不完。陳滅以詩歌結合個人生活體驗與文化觀察,寫就一則又一則的詩話。魯迅詩云:「弄文罹文網,抗世違世情。積毀可銷骨,空留紙上聲。」文學並非咬文嚼字的技藝程式,詩的抗世,是以純美回應橫逆,以多義反駁愚蠻,以建構抗拒抹煞。詩既入世亦出世,詩可抗世卻不可順世。本書談論新詩、舊詩與譯詩,詩人和詩集、與詩相關的書店以至逆向賦予與詩無關事物以詩的意義。卷一至卷三以詩言志,卷四至卷五談論欣賞詩歌之法,協助讀者打開詩歌之門。

作者簡介:
陳智德,筆名陳滅,香港出生、成長,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碩士及博士,師承梁秉鈞(也斯)教授,從事香港文學研究。中學時代開始發表文學創作,早期作品見於1980年代中期的《公教報》、《突破》和1990年代初期的《越界》、《素葉文學》等。2012年獲選為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之香港作家,2015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9年憑《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獲頒第十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評論組雙年獎」。著有學術論著《根著我城:戰後至
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散文集《地文誌》、《樂文誌》、詩集《市場,去死吧》、《低保真》等等。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2023年8月起擔任台灣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目錄概要:

卷一 抗世詩話 / 卷二 詩路書影 / 卷三 詩幻留形 / 卷四 詩歌有趣的原因 /
卷五 怎樣讀新詩

 


換個形式,絕版重來!
《傷城記》電子書購買

作者:潘國靈
出版:董富記 Dungfookei 
定價:10 USD
書檔格式:EBUP 及 PDF(可以下載)
(以此連結購買,序言書室會獲分成)
購買連結:https://bit.ly/4bp7MNm

250228 傷城記

內容簡介:
《傷城記》為潘國靈首部小說集,少作初生,其實驗性已見異彩。寫法不拘一格,意念奇詭——酒店侍應生變成現代版薛西弗斯(〈血色咖啡〉)、交通意外後變成「壓縮人」(〈A Zip Man 〉) 、恥辱之柱報告大學眾生(〈香港製造〉)、「石頭」由歌以至於人(〈當石頭遇上頭髮〉、昆蟲包圍成長卻是虐待式的(〈我到底失去了甚麼〉)、自製「死亡網頁」的中學生(〈動機與純粹〉)等等,血與笑交融,沉重與戲謔並置,說是城市的傷,也是一幕幕成長殘酷物語。小說創作於「九七」前後,角色由童年寫至青年,一定程度也銘刻著城市和人生的過渡。

目錄:
血色咖啡 / 香港製造 / A Zip Man / 當石頭遇上頭髮 / 我到底失去了甚麼 / 婚姻勿語 / 被背叛的
小說 / 動機與純粹

封面繪畫:陳安蓓
封面設計:Liker Land
編輯及校對:葉秋弦、陳意林
技術支援:Liker Land
NFT 初版:2025年2月28日

 #傷城記電子書  #潘國靈   #董富記 #Dungfookei   #LikerLand
 


電子書

於此頁連結購買電子書,序言書室可獲分成,謝謝支持!

 

《抗世詩話》
作者:陳滅

《抗世詩話》電子書

《傷城記》
作者:潘國靈

250228 傷城記

《最後一課:在時代盡頭,留給未來的重逢之書》—陳健民、陳祖為、邢福增、張燦輝

最後一課:在時代盡頭,留給未來的重逢之書

《人在》—周耀輝

人在

《公民司法認知》—法庭線

公民司法認知

《二千零四十七夜》—區家麟

二千零四十七夜

《多元宇宙》—衛谷倫、唐鳳

多元宇宙

《菩薩18》—董啟章

IG post with qr reader

 

《自作業》—董啟章

自作集

《字裡囚間》—邵家臻
字裡囚間

《潮池 – 浪遊二十國度的故事》—區家麟

潮池 - 浪遊二十國度的故事

《他他巴 – 走在絢麗與荒涼》—區家麟
他他巴

《亂流 – 浪花水滴的搏鬥》—區家麟

亂流 - 浪花水滴的搏鬥

 

《轉世》—王力雄

231201轉世 Instagram_withqr

 


2024.02.26-由於待上書太多,需暫停收書。

如有意等候上架,請把書拍照(只拍書脊見到書名就可),電郵info@hkreaders.com或FB PM或IG DM或Whatsapp/Signal 23950031與我們連絡,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請把書拍照(只拍書脊見到書名就可),電郵info@hkreaders.com或FB PM或IG DM或Whatsapp/Signal 23950031與我們連絡

真正的愛書人都會知道,書,要講緣份。能看到一本書,是緣份;能買到一本書是緣份;能把書放到架上,珍而重之,也是一種緣份。但很多人沒有發現,與書的緣份也有盡時。有很多書,被買了、看過了、收藏了,但之後就留在架上默默等待。等的是有人再打開它,讓它的生命與人連結,重新被閱讀,再次充實人、成就人。然而更多的時候,書都等得太久。

可有想過書也有自己的生命歷程?或許你書架上的書有更長的路要走,它將要被更多人發現,予人無盡的啟迪,就正如它曾使你感動一樣。那它所需要的,就是你最後的助緣。把它帶到序言吧!讓好書再上架,再續書的緣份,繼續走它的路!

**成本問題,只做寄賣,不會買斷**

寄賣類別:只收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的書籍。
有任何漂書標記都不收。即使已事先與本店確認書目,但收書時店員發現有任何漂書標記,都不會收。
**請必須把書目先以電郵或FB訊息傳給我們,以確定可寄賣的書目。
*拍照不用逐本影,只需一排影書脊見到書名及作者就可。因為只要不是太舊或是有記號,對於定價都不會有太大影響。

寄賣數量:為使更多人可寄賣,並使二手書架更多樣化,每人每兩個月最多寄賣40本書。
如有特殊理由可特別處理,如移民、搬屋等,請與我們聯絡商討。

定價:由賣家為書籍定價,或可由店員定價供賣家確定

上架費用:每本書定價的50%;
為保持二手書架流通,定價建議為原書價3-5折,上限為原書價6折(人民幣 X 1.5,美金 X 7.8);珍貴絕版書除外。

上架期限:半年左右仍未售出會減價或可將書取(需於寄賣時決定)

請繼續支持「好書再上架」,讓更多好書得以重見天日!


全文連結:https://hkbookstoresweekly.wordpress.com

Netflix英劇《混沌少年時》和迪士尼真人電影《白雪公主》都在近來分別上映串流平台及電影院線,引來不少討論。表面上看,兩齣劇講述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但當中也可以串連到與女性有關的議題﹔比如前者觸及關於「非自願單身」、「紅藥丸」等想法,後者因選角問題及飾演白雪公主演員Rachel Zegler的惹火言論,都令人想到社會是否仍然厭女,及女權是否過大的問題。

 

Photos from https://www.vogue.com/ and https://www.news.com.au/

當然,一本較形象化的繪本能讓讀者較易理解問題關鍵,就像繪本童樂這次推薦的繪本《五個廢柴》,講述五個岩巉並且互相比較誰最廢的主角,即使面對自視完美者的挑剔,仍驕傲於自己的「廢」。解憂舊書店更深入地解釋了這種「正向驕傲」的來源,都是因為人與人的互愛和尊重。在現今因為網絡文化而導致父權與女權勢成水火的年代,佛洛姆的《愛的藝術》卻教我們把對方看作完整的人來理解,還講愛的四個元素﹕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這些道理看似老套,卻是現代人難以做到的,因為要將所有人及世界視作最珍愛的。

序言書室嘗試透過《摩登女郎:消費、現代性與全球化(1920至1930年代)》,追溯現代女性在二、三十年代怎樣以「摩登女郎」的形象開始建立自身意識,書中對該年代各國女性廣告及活動的著墨,也打破人們以為全球化到了冷戰或九十年代才開始的觀念。序言書室也談到「現代性」(摩登modern就是現代)的液態特質,將混沌少年受社交媒體影響殺害女生的行為歸因於這一特質下的人際關係。對於這一問題,獵人書店就以《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作者強納森‧海德特另一部著作《失控的焦慮世代》,談到智能手機及其建立的虛擬社區,對個人身心及情緒健康的影響。認為我們對孩子現實生活過於保護,卻忽略了虛擬世界對他們的傷害,的確是一針見血的見解。

 

序言書室 Hong Kong Reader:全球摩登女郎研究小組 編著《摩登女郎:消費、現代性與全球化(1920至1930年代)》

正當Netflix劇《混沌少年時》和迪士尼真人電影《白雪公主》重新掀起人們對厭女文化或女權過度的討論時,我們發現「現代性」也是這兩方面爭端的催化劑。《混沌少年時》主人翁從ig接觸到「非自願單身」言論,從而觸動對女同學的殺機,從某種程度上說,社交媒體體現了社會學家鮑曼所說的「液態現代性」其中一種特質,就是「人際間互有牽連,但不再着重緊密扣緊,在於可以隨時鬆綁。」(鮑曼語)此外,當下宣揚女權及厭女、仇女化文化,亦與現代性,尤其是商品廣告中的女性形象有關。適時中大出版社譯出了全球摩登女郎研究小組編著的《摩登女郎:消費、現代性與全球化(1920至1930年代)》,彷彿讓我們從另一角度去看這個問題。

本書強調1920至1930年代(或兩次大戰中間年代)世界各地的摩登女郎形象,並從中探討對這些形象的大眾審美標準,以挑戰人們認為「全球化」始於二戰後年代或九十年代的概念。書中「摩登女郎」在各國有不同的名稱,如英文flappers、法文garçonnes、日文modan gāru(縮寫moga)、德文neue Frauen等,都指穿著前衛並追求浪漫愛情,不在意女兒、妻子和母親這些傳統角色的女性。此外,書中亦輯錄很多學者,對於西方、蘇聯、中國、印度等地摩登女子的廣告、女性照片、女士跳舞等方面的研究,看出當時各地的摩登女郎都是不斷將本土元素與他方元素結合在一起,當時全球化影響已經很顯著。

摩登女郎有甚麼共通之處﹖漂亮、苗條、均勻、高佻、整潔,還有一些可圈可點的特性,比如白皙,比如亞洲特性,後者頗與當時審美中的東方主義傾向有關,但當時也有部份商品廣告強調黑人特質或者澳洲原住民天然美貌等,似乎在別樹一幟的追求看到一點種族平權的苗頭。最後,女性商品帶動女性(主要是女權主義者及有獨立意識的女性)發展出對自身的審美觀,並慢慢改變「愛美」的涵義,比如法國早期女性主義者瑪格麗特‧杜朗說的,愛美不是「多餘出來分散注意力的東西」,也不是「貪圖享樂」,而是一種工作、一種自我授予的責任。也許正是從外表方面,女性漸漸發展出獨立自主的意識,有了一種自我肯定的形象,並追求內心被傳統規範壓抑的理想(如受伊波普猷教育的沖繩新女性追求戀愛、教育等方面的自由)﹔因而令那些習慣男性主導之便利的男生,尤其是社交能力較弱的男生,對自信、受人歡迎、有自己一套性愛觀的女性心生怨懟,萌生了仇女、厭女的意識。本書展現出二、三十年代世界各地女性意識發展的趨勢,也可以說從這個時期開始,個人從社會階段身份中掙扎鬆綁,當然到了今日還在掙扎。

 



地址︰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7字樓
(旺角地鐵站D3/E2出口,GU大電視對面,上兩層有電梯)
Address:7F, 68 Sai Yeung Choi Street South, Mong Kok(MTR Exit D3/E2)
地圖MAP
電話/Tel/WhatsApp/Signal︰2395 0031
電郵/email︰info@hkreaders.com
營業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10時
Opening Hours: 12pm-10pm
Follow序言Facebook
Follow序言Instagram
Like店長未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