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序言書室最新活動

預購《離散時代的如水哲學—政治主體與國際主義》

作者:李宇森 Lee Yu-sum
出版:二〇四六

定價:$127 , 預購價:$100.00 
(可能會有小小心意回禮,安排中 )
出版日期:2024年11月20日(截數日期11月20日)
預計於12月初到貨

預購連結:https://forms.gle/hjjikPwt87KA1N2w8

書籍介紹
新帝國主義的全球反恐與地緣衝突,資本金融全球化的跨國掠奪,人類世下的世界性生態災難和環境巨變,都使得人口全球流動和離散,成為新時代的標記。本書作者為香港人,是在後2019的香港大離散時代思考相關主題,意圖透過理論梳理與現實分析,組織出一種離散者的政治主體論述,想像新的政治未來、解放與革命之可能。

作者認為離散非但不是主權秩序的邊緣人,反而是新的國際主義的動力,是後主權(post-sovereign)的革命想像主體。離散也可以成為新的政治形態,讓連結和支援跨越地域,讓身份能包容和體現多元,讓主權在民和命運自主能超越資產和國際法的限制,成為行星政治(planetary politics)的基礎,關心不同的人、各樣物種和技術的結合網絡,重新思索權力和社會關係的連結和分配。如何政治化離散經驗和團結,連結國際女性主義(feminist internaConalism)和生態社會主義(eco-socialism),,乃是本書作者意圖論證的左翼出路和政治想像。

「當下離散時代,實是一重要歷史契機,迫使我們學習如何重寫歷史,重新敘述自己的來由,世界的來由。」

「若以香港為經緯之中心,離散至少從三方面,定義與主導著香港跟香港人的面貌。而這些面貌基本上徹底改造了香港作為香港,香港人作為香港人的意義,同時也反映了離散的世界性。」——李宇森

.梳理離散理論史,比較香港人離散形態與猶太人等之不同
.從離散理論看出香港身份的特殊性
.離散者不止等待救援的弱勢,反而是充滿動能的開放連結點
.提出離散社群應以「敘事」進行連結,重構記憶、身份與主體
.回應國際思潮當下熱話,加入生態主義思考
.本書旁徵博引,援引大量當代思潮理論,以離散之眼一一審視

作者簡介
李宇森(Lee Yu-sum)
李宇森是美國紐約新學院政治系博士候選人,英國約克大學政治系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研究碩士,網上刊物《燃燈者》主編。主要研究興趣為國際關係理論、批判理論和政治思想史。
李宇森在港台各大紙媒及網媒發表了近二百篇文章(散見於《明報》、《端媒》、《Breakazine》、《香港01》等),也曾出版過兩本中文著作《主權在民論:理念和挑戰》(蜂鳥出版,2021 年) 和《主權神話論:秩序和衝突》(新銳文創,2022 年),兩本著作都分別獲得多間香港、台灣和美國大學圖書館,還有美國國會圖書館跟柏林國立圖書館收入館藏。另外,李宇森的文章也被收入《自由世界的前哨:2022烏克蘭戰爭》(1841 出版,2022 年)。


 


《孤獨前哨:再論1941年香港戰役》新書發佈會

日期:2024年11月22日(五)
時間:晚上9時30分至11時
地點:序言書室
講者:鄺智文、蔡耀倫

需預先報名,額滿即止。
連結:https://forms.gle/EXr6wAMgruwWvrvX7

報名後我們將有專人通知,屆時需再確認才算成功報名
此乃私人活動,不設walk in。活動期間書店將關門,只有已報名人士才可入內。
收費:自由定價,將於活動期間收取

241122

香港戰役(1941年12月8日至25日)對影響深遠,近年有不少相關研究出版。《孤獨前哨》於2013年出版,運用中、英、日資料分析戰役經過和影響。近年,作者利用十年來收集的新資料並利用地理資訊系統、三維地圖等科技重新研究香港戰役。新書針對舊版不足,重新審視歷史背景、各方戰略、香港內部情況、守軍部署、參戰人員背景等,並加強海軍和三軍協調方面的描述。是次講座將介紹新書寫作背景和最新結論,並分享相關的珍貴歷史資料。

講/作者介紹:
鄺智文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院歷史系副教授,研究興趣為近代東亞軍事歷史,尤以中日甲午戰爭(1894-1895)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軍事和海軍史為重心。其著作包括《東方堡壘:香港軍事史,1840-1970》(HKUP 2014)和《英軍中的港人》(OUP 2022)。其論文亦見於Modern Asian Studies、War in History和Journal of Military等期刊。他亦製作關於戰時香港的數位人文研究項目,例如「1941年香港戰役空間史研究」和「日據香港空間史研究」等。

蔡耀倫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職於伊利沙白中學、金文泰中學、慕光英文書院。現任協恩中學歷史科科主任,活躍於歷史教育及公眾推廣的工作。

《孤獨前哨:再論1941年香港戰役》簡介:

本書作者利用現藏於中國香港、英國、日本等地檔案、以及作者私人蒐集多年的各種原始史料,從不同角度剖析各方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東亞戰略、備戰過程、作戰經過,並回顧香港政府民防工作的細節 ,在香港和東亞歷史背景下從新討論1941年香港戰役,並由此提供對二次大戰軍事史以及二十世紀初香港政治與社會歷史的觀察。


 


電子書

於此頁連結購買電子書,序言書室可獲分成,謝謝支持!

《最後一課:在時代盡頭,留給未來的重逢之書》—陳健民、陳祖為、邢福增、張燦輝

最後一課:在時代盡頭,留給未來的重逢之書

《人在》—周耀輝

人在

《公民司法認知》—法庭線

公民司法認知

《二千零四十七夜》—區家麟

二千零四十七夜

《多元宇宙》—衛谷倫、唐鳳

多元宇宙

《菩薩18》—董啟章

IG post with qr reader

 

《自作業》—董啟章

自作集

《字裡囚間》—邵家臻
字裡囚間

《潮池 – 浪遊二十國度的故事》—區家麟

潮池 - 浪遊二十國度的故事

《他他巴 – 走在絢麗與荒涼》—區家麟
他他巴

《亂流 – 浪花水滴的搏鬥》—區家麟

亂流 - 浪花水滴的搏鬥

 

《轉世》—王力雄

231201轉世 Instagram_withqr

 


全文連結:https://hkbookstoresweekly.wordpress.com

香港其中一位最著名導演、人稱「杜sir」及「香港黑幫電影教父」的杜琪峯,早前接受BBC訪問。杜sir作品卻不止黑幫片如《黑社會》、《鎗火》,也有情義以外的警匪片《PTU》、《大事件》或充滿城市味道的愛情片《孤男寡女》甚至賀歲片《嚦咕嚦咕新年財》等,非常多元。但曾一年產出最多五部電影的杜sir,卻在訪問中承認現在有創作困難,目前是人生最低潮,認為自己與香港都「無咗靈魂」,直指香港失去人權和自由,紅線飄忽,也說自己一手推動、曾孕育多個港產片導演的「鮮浪潮」短片節,因「政府沒有信心」而被中斷資助。

 

Photo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qZc7S9D24

創作人面對瓶頸,有時有很多原因,可能與環境有關,可能與自身有關。但政權加強審查,突破又是否沒有缺口?這次以杜琪峯為題,介紹與電影或創作相關的好書,也希望突顯自由對創作的重要性。正如少少同渡館談及蕾雅.烏琵的《自由:在歷史盡頭長大成人》時表示,如果連說失去自由都沒有自由,那「這種自由」也很值得質疑。自由可以是鏡頭調度的選擇權,也可以是身體與行動的自由。繪本童樂之所以選上繪本《舞吧!自由之舞》,就因為故事裡提到一個可讓黑奴自由起舞的剛果廣場。不管在工作和生活上怎樣被壓迫,他們也要保留着最後一塊「僅存的自由之地」。對香港人來說,電影何嘗不是那塊「僅存的自由之地」﹖

何況每一齣電影的製作、集資,也是不容易的。根據微塵書舍推薦的好書《導演的起點:100位華語電影導演,第一部作品誕生的故事》,拍電影也會遇上死亡威脅一類的問題,該書還提及杜sir談「武俠仁義」的問題。解憂舊書店透過《翻滾吧,台灣電影》把我們的視綫帶到台灣,一個昔日生活在白色恐怖下的社會,但是在解嚴前夕崛起的侯孝賢,其風格也影響了下一代電影人如魏德聖等。台灣的經驗告訴我們,電影業面對再艱難的紅線也好,杜sir的努力必能在下一代人身上得到潛移默化的傳承。

獵人書店則以彭麗君的《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帶來對港產電影的另一種角度,除了書名提及的九七問題外,還有父權題材,尤其是杜琪峯韋家輝合作的銀河影像,大多以警匪片為主,就很男性主導。序言書室則介紹西班牙大導演艾慕杜華的半自傳文集《最後的夢》,當中收錄了艾慕杜華一些具自傳性的文學創作,從中可觀照艾慕杜華所關懷的主題如母愛、女性等。其實,從每一位導演所執著關懷的主題中,都可以看到導演的靈魂,所以,這種創作自由也是對於自身靈魂的保護。

 

序言書室 Hong Kong Reader:佩卓‧阿莫多瓦《最後的夢》

艾慕杜華(台譯「阿莫多瓦」)半自傳作品剛被譯成中文,趁這次以「杜琪峯」為題的機會,談一下這本書,這本不普通的自傳性文集。說不普通,是因為這位著名的導演,一點也不喜歡寫自傳,也討厭寫日記,倒是在一些短篇故事或回首人生的短文中,側面地呈現出他的一些人生面貌。既然書封介紹說「逾50年書寫終於完成的非典型自傳」,就當它有某種自傳性質吧。

艾慕杜華生於西班牙鄉村Calzada de Calatrava,他的電影具備西班牙人的一些面貌﹕歌頌母愛、天主教傳統、瘋狂極端且浪漫。作為同志,他的電影既有很多驚世駭俗的情色細節,但又探討現代社會的人倫關係,追尋純真的愛慾。在情慾中,他又展示一些家庭的情愫,如以其亡母為題材的《論盡我阿媽》讓觀眾感受母愛,《聖‧教‧慾》(台譯《壞教慾》)又試圖描繪一種真摯的男男之愛,亦觸及變性、性侵及神父孌童的問題。

這本集子,以艾慕杜華講述母親逝世的文章〈最後的夢〉為題,他說這本書就像是故事集,看來他也有意寫得像短篇故事一樣。作者在序中說,書中的〈米蓋爾的生與死〉與〈一本蹩腳的小說〉都談到他的文學的著迷。艾慕杜華本來就打算當小說作家,這本集子也是他的作品,寫得好不好讀者可自行判斷,大概像很多著名導演一樣,成為導演而不是作家肯定是他最合理的人生路徑。不過,如果你喜歡艾慕杜華的電影,《最後的夢》可讓你窺探這位導演的內心世界,他的成長軌跡。很可惜,杜sir沒有留下一些短篇小說或談自己人生的文章,而是全然投入在光影世界裡。


2024.02.26-由於待上書太多,需暫停收書。

如有意等候上架,請把書拍照(只拍書脊見到書名就可),電郵info@hkreaders.com或FB PM或IG DM或Whatsapp/Signal 23950031與我們連絡,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請把書拍照(只拍書脊見到書名就可),電郵info@hkreaders.com或FB PM或IG DM或Whatsapp/Signal 23950031與我們連絡

真正的愛書人都會知道,書,要講緣份。能看到一本書,是緣份;能買到一本書是緣份;能把書放到架上,珍而重之,也是一種緣份。但很多人沒有發現,與書的緣份也有盡時。有很多書,被買了、看過了、收藏了,但之後就留在架上默默等待。等的是有人再打開它,讓它的生命與人連結,重新被閱讀,再次充實人、成就人。然而更多的時候,書都等得太久。

可有想過書也有自己的生命歷程?或許你書架上的書有更長的路要走,它將要被更多人發現,予人無盡的啟迪,就正如它曾使你感動一樣。那它所需要的,就是你最後的助緣。把它帶到序言吧!讓好書再上架,再續書的緣份,繼續走它的路!

**成本問題,只做寄賣,不會買斷**

寄賣類別:只收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的書籍。
有任何漂書標記都不收。即使已事先與本店確認書目,但收書時店員發現有任何漂書標記,都不會收。
**請必須把書目先以電郵或FB訊息傳給我們,以確定可寄賣的書目。
*拍照不用逐本影,只需一排影書脊見到書名及作者就可。因為只要不是太舊或是有記號,對於定價都不會有太大影響。

寄賣數量:為使更多人可寄賣,並使二手書架更多樣化,每人每兩個月最多寄賣40本書。
如有特殊理由可特別處理,如移民、搬屋等,請與我們聯絡商討。

定價:由賣家為書籍定價,或可由店員定價供賣家確定

上架費用:每本書定價的50%;
為保持二手書架流通,定價建議為原書價3-5折,上限為原書價6折(人民幣 X 1.5,美金 X 7.8);珍貴絕版書除外。

上架期限:半年左右仍未售出會減價或可將書取(需於寄賣時決定)

請繼續支持「好書再上架」,讓更多好書得以重見天日!



地址︰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7字樓
(旺角地鐵站D3/E2出口,GU大電視對面,上兩層有電梯)
Address:7F, 68 Sai Yeung Choi Street South, Mong Kok(MTR Exit D3/E2)
地圖MAP
電話/Tel/WhatsApp/Signal︰2395 0031
電郵/email︰info@hkreaders.com
營業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10時
Opening Hours: 12pm-10pm
Follow序言Facebook
Follow序言Instagram
Like店長未未